中西部高校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元融通模式的创建与实践
1.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缘起、发展和成型:中西部人口约8.1亿,其高校占全国高校57%,在校生占全国57%,普遍存在优质教学资源不足、师资力量薄弱、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链不完善、育人模式和机制单一等问题。本世纪初,我们从中西部高校所处社会环境的实际出发,尊重生物学人才成长规律,提出了多元融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,探索实践资源组织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变革、融合与创新,逐步创建了高端育人平台、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体系,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,塑造了生物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(图1),走出了“多元融通、追求卓越”的人才培养之路。
1.1 推进“科教融合”,汇聚优质育人资源。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,融汇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农科院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等优质资源,构建协同育人模式,共建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,创建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引智“111计划”等育人平台,推动生物学科两次进入“双一流”建设,优化了育人资源。实施名师引育工程,通过“菁英计划”“111计划”,先后有许智宏院士和Galbraith等180余位著名专家参与开发特色课程。汇聚了院士2人(双聘)、杰青3人、长江1人、973首席2人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1人、全国优秀教师1人、全国模范教师1人、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等优秀师资,获第二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。
1.2 融汇“引建破立”,打造一流课程体系。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,建立教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,引进中科院和知名高校优质课程和教学理念,联合翻译出版国际著名教材,科研成果入课堂。创新课程组织形式,打破校园、课堂、课程等限制,注重科学和人文素养涵育养成,建成国家和省一流课程15门、省思政样板课程2门、省精品在线课程9门,打造了生物学一流课程体系。
1.3 落实“一制三化”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实施校所联合“菁英计划”、国际化“明德计划”、校企联合“卓越计划”等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创新实践能力,在校生获学科竞赛国家奖100余项,毕业生在Cell、Nature、Science发文11篇,王二涛、周鹏、师冰洋等成长为国家杰青、优青、青年“973”首席,荣获“科学探索奖”等。
1.4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:(1)如何通过协同育人创建一流平台、师资和教学资源?(2)如何塑造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成长模式?(3)如何解决人才成长中理想、信念、人格、视野和情怀的形成?
2.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
中西部地区“上好大学难”矛盾凸显,导致教育机会均等、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等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热点和难点。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短期不能满足发展迫切需求时,利用“自身优势”(生源、人口和中原文化等),牵手知名院所高校和企业,多元融通,促使优质教育资源跨域流动和共享,聚集和衍生了高等教育发展要素(人力、财力和物力资源以及相应组织形式等)。
2.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:共享、共建、创建融合,科教、产教融通,解决人力、物力等发展要素配置不足。
2011-2021年,用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资源和师资优势,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引智基地的平台优势和生物学一流学科综合优势,引入知名行企业专家,科教融合、产教融通,推进共享共建共赢,建设跨校教师队伍,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、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等,国内外著名学者参与人才培养制度化和常态化,实现跨域融合,弥补了优秀教师和实物化办学条件不足,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流平台、师资,在高等教育洼地起高峰。
2.2 有的放矢发展特色:引进、转化、建设融通,国际、国内、校际融合,构建特色课程教材体系和分类培养机制。
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,引进和建设优质课程和教材,跨年级引进中科院“基因工程原理”和共建“生物学理论基础与前沿”优质课程,翻译国际著名教材《植物生理学》,将最新科研成果带入教材课堂,筑牢一流课程体系。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,共建实践基地,设置本科生开放性课题,引导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,形成综合实践教学体系。以前沿、开放、共享为核心,构建人才分类培养的组织形式,实施校所联合“菁英计划”、校企联合“卓越计划”、国际联合“明德计划”,与亚利桑那大学等实施本硕“3+1+3”、与慕尼黑大学等实施博士“2+2”国际联合培养,形成了跨校、跨学科、跨专业、多导师联合培养体系。
2.3 学无止境境如生命:坚持立德树人,注重理想、人格、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培育。
融通多种文化育人,淬炼为中原风格:植根中原文化沃土,融通中原文化特质;百年名校培育文化和精神:浸润河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,从八年抗战跋涉千里,敌前烽火育才的苦难与辉煌岁月获取精神力量;学科育人理念:提出“脚踏实地仰望星空”育人理念,将学科发展历史、解决科学问题思想史融入课程,邀请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、程民生,育种家茹振刚等讲述成才经历,培植“学无止境境如生命”生科文化。
3. 成果的创新点
3.1 创新“多元融通”之路,汇集优质育人资源,有效化解中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。
注重利用人口大省的智力需求、优质生源、农业核心区逆境生物学特色创新性研究成果,以及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主要矛盾,实施多元融通,寻求多方共赢和发展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在中西部高校集聚和构筑优质育人资源。将中央和地方政策和资源,科教、产教、院际、校际、国际,文理学科、中原文化、大学和学科文化课程体系和育人理念等多元融通,聚集促使拔尖人才成长人力、财力和物力优质资源和文化,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,满足社会公众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。
3.2 推进师资队伍、科学研究、平台建设“三位一体”,形成了跨域融合、协同育人、研究性教学新机制。
提出了师资队伍、科学研究、平台建设“三位一体”融合提升培养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。科教、产教融合,组建了由院士、杰青和名师领衔、跨校并融合国际资源的教师队伍,坚持寓教于研、教研互促,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成熟,实现优质科研资源与多元育人平台的结合,弥补中西部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。将思政和科研成果有机融入,开展研究性教学,优化课程体系,以课题式、导师制的方式构建开放实验教学体系,推动了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。在传统教学基础上,联合多方专家建立课题式教学团队和导师组,成立多方参与负责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,实行“一制三化”,建立了校际协同、国内国际协同、本研协同等育人机制。
3.3 多元文化融通,培养家国情怀、中原风格、德才兼备拔尖创新人才。
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导向,植根中原文化,将成才教育与人格理想培育相融合,注入愚公移山、红旗渠、焦裕禄、大别山精神,浸润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河大校训,吸纳科学家解决问题思想史和著名文化学者成才经历,培育“脚踏实地、仰望星空”科学理念,树立“学无止境、境如生命”的卓越文化。
4.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
本成果从共享资源协同育人到创新形式分类培养,多元融通培养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,产生系列成果(图6),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,育人效果良好,形成了中西部高校未来一段时间内可借鉴的模式。
4.1 受益面广,绵延持续影响学生选择和未来
依托“菁英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,许智宏、陈晓亚、韩斌、饶子和、朱健康和赵国屏等多名院士在内的18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上课,一批“大先生”言传身教,10届超5000师生受益。
在校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00余项,含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金奖1项、银奖铜奖各3项,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5项、全国路演1次。
毕业生在CNS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,王二涛等10余人获国家杰青、优青,马万顺、程度等百余人入“行”创企,数千名优秀毕业生活跃在以中原为主、遍布全国的教科研、企事业领域。
4.2 理念创新,引领带动延及校内外
2008年与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签署协议筹备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,为此2012年科技部在新一轮建设中制定不同承建单位联合组建的模式,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,高筑了中西部育人平台。2011年3月率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订协议,实施协同育人,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。之后,2012年8月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启动“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”。尽管上述“计划”针对当时“211工程”高校,但作为该项政策先行者,还是成为第一批批准设立的“菁英班”,随后在大部分教育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。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实施“生物学+”计划,提升了交叉学科发展水平;在数学、物理和化学等7个学科推广了“菁英计划”,在地理、计算机和历史等10个专业推广“明德计划”,在化工、土木和临床等10个专业推广“卓越计划”。
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被苏州大学、重庆师范大学、河南师范大学、河南科技大学等20余所省内外高校借鉴应用。
4.3 领导关怀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
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成效,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、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、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,河南省委原书记李克强、卢展工、郭庚茂、谢伏瞻、王国生等领导的肯定与支持。
建设成效在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科学报》《教育时报》《科学网》《河南日报》《大河报》《东方今报》和腾讯《大豫网》等多次报道。2021-2022年《光明日报》分别以《逆境造就一流学科》和《陌上柔桑破嫩芽》为题2次报道。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逆境生物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(https:/info/1059/5885.htm)
其它相关材料请见附件。
附件1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
附件2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
附件3 支撑材料和应用推广证明